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2012051608:27

《辛德勒的名單》(英語:Schindler's List)是一部1993年上映的美國電影,它講述了一個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拯救猶太人的故事。這些被救的人大都是波蘭猶太人在二戰時期的逃難者。猶太人大屠殺時期,辛德勒將他們召集到他的工廠裡面幹活,以此幫他們避難。該片由史蒂芬·史匹柏執導,改編自澳大利亞小說家托馬斯·肯尼利的小說《辛德勒的方舟》。片中由連恩·尼遜飾演奧斯卡·辛德勒,雷夫·范恩斯飾演德國納粹黨黨衛隊軍官阿蒙·歌德,班·金斯利飾演辛德勒的猶太人會計伊薩克·斯特恩。

該片票房收穫頗豐,共獲七個奧斯卡金像獎,包括最佳電影獎、最佳導演獎、最佳配樂獎。除奧斯卡獎外,該片還獲得七個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BAFTAs),三個金球獎。2007 年,美國電影學會(American Film Institute)將它排在 AFI百年百大電影榜(10周年版)第八位,比它在 1998 年時該榜排位上升一位。

[情節介紹]
電影情節於1939年德國發起的猶太大移民開始。那時二戰剛剛打響,克拉科夫周圍的波蘭猶太人被要求到克拉科夫集中。同時,來自摩拉維亞的奧斯卡·辛德勒以一個德國商人的身份,來到這個城市,以求發戰爭財。辛德勒是納粹黨黨員,經常對德意志國防軍和黨衛隊的官員大筆大筆地進行賄賂,以便獲得更多的採購權。辛德勒在軍方的贊助下開辦起軍用餐具廠。他自己並不太了解如何經營企業,但後來他遇到了合伙人伊薩克·斯特恩。此人是克拉科夫猶太委員會的官員,熟悉猶太人商人圈子,與該區的黑市有聯繫。猶太商人借給辛德勒辦廠的資金,但只要求獲得較小部分的回報分成。工廠開辦後,辛德勒負責去取悅納粹黨,獲得了「Herr Direktor」的頭銜,斯特恩則負責處理一切管理事務。辛德勒以可以少給工錢為由招聘猶太波蘭人而不要一般波蘭人(其實所謂的「工錢」工人們一分拿不到,全部都要上交給黨衛隊)。辛德勒工廠里的工人可以走出猶太區。斯特恩費盡心思偽造文書,讓盡量多的人表面上看起來符合「對德國打仗有利」這一條件,獲得進入工廠的資格,免受殘害或被拉到集中營受苦。

隨後,黨衛隊中尉阿蒙·歌德來到克拉科夫,開始對新建的普拉佐集中營進行監管。集中營剛落成,他就開始對猶太區進行清算,發動大量部隊清理房屋,殺害任何反對或不合作的人,以及老人和弱者。辛德勒在山丘上和夫人目睹了大屠殺的場面,深受影響。儘管如此,他仍然繼續通過斯特恩的賄賂取悅歌德,巴結黨衛隊。辛德勒通過賄賂歌德獲得批准,為工人建立子營的機會,以此保護他們不被胡亂殺害。隨著時間流逝,辛德勒開始著手斯特恩提出的拯救行動,儘可能多地保住工人的性命。戰爭不斷進行,歌德接到從柏林傳來的命令,要求他挖出並焚毀所有在克拉科夫被殺的猶太人的屍體,把剩下的猶太人(包括辛德勒工廠的工人)轉移到奧斯維辛集中營。

一開始,辛德勒打算的是帶著自己的錢財離開克拉科夫。然而,後來他放棄了這麼做,並勸說歌德准許他帶上工人回摩拉維亞的老家,不要對他們進行「最終解決」(此時,「最終解決」正在波蘭大舉開展)。歌德最終默許,但要辛德勒為每個工人付出高昂代價。辛德勒和斯特恩列印了一張工人的名單,上面的人都不會被送往奧斯維辛。

這份名單上的人,都是辛德勒所謂的「技術嫻熟」的工人的名字。對於普拉佐集中營里的人來說,自己的名字在不在這個名單上意味著生死之別。幾乎所有名單上的人後來都被安全轉移。然而,搭載婦女和孩子的那列火車意外地開到了奧斯維辛,車上的人被帶到傳言的「毒氣室」。但那只是虛驚一場,其實是澡堂,她們在裡面沖洗了身體,如釋重負。但第二天,這些人就被要求排好隊,開始接受約瑟夫·門格勒醫生的體檢。同時,辛德勒立即火速趕往奧斯維辛,用鑽石賄賂集中營的司令官,要求釋放那些婦女。然而,就在問題快要解決,婦女們搭上前往布林利茲的火車的時候,幾名黨衛隊軍官試圖扣留並阻止小孩離開。辛德勒告訴軍官們,他需要這些小孩纖細的手來擦亮炮彈的內側,沒有他們工廠無法生產。他最終說服了軍官,小孩們得以釋放。當婦女們到達布林利茲時,辛德勒制定了一些規定,對黨衛隊分配給工廠的看守人員進行嚴格管控,禁止他們進入生產區。他准許並鼓勵猶太人過安息日。為了讓工人得以存活,辛德勒花了大量的錢財賄賂納粹黨官員,並從其他工廠購買炮彈。工廠經營的七個月里,沒有生產過一顆能打的合格炮彈。後來,辛德勒在她妻子彌撒祭祀時,告訴她是他生命中唯一的女人,做出了他先前拒絕作出的讓步,妻子也到他工廠里開始幫忙。隨後,二戰歐洲戰場結束,德意志國防軍投降,辛德勒耗盡了所有的積蓄。

儘管黨衛隊看守接到命令清算布林利茲的猶太人,辛德勒勸說這些士兵以人的身份而不是以殺人犯的身份回家。在他整理好行裝,和他的工人們道別時,工人們遞上一封為辛德勒辯解的信,以及用一個工人的金牙秘密打造的戒指,戒指上刻有塔木德經里的一句話,「救人一命同於拯救世界」。辛德勒為此深深觸動,但同時感到莫大的羞愧。他覺得自己明明可以把金質黨徽賣了,把車賣了,救更多的人。他不停抽泣,不斷念叨他本來能救更多的人。就連他在和妻子一同離開的時候,辛德勒也不停地在後悔。

辛德勒救下的猶太人在工廠大門外睡了一宿,被第二天的日光照醒。一位蘇聯龍騎兵前來宣布猶太人已由紅軍解放,並給他們指向通往附近村莊的道路。隨後,這些猶太人順著指向的路去村莊尋找食物。

接下來的鏡頭描述了戰後發生的一些事情,比如歌德被絞死,辛德勒後來的發展等。這些鏡頭快速閃過後,電影回到了猶太人走向村莊的畫面。隨著畫面中人群並排朝向鏡頭走動,黑白漸漸變成了彩色,畫面中的猶太人也變成了活在當代的猶太人。這些人正走向辛德勒位於耶路撒冷的墳墓,這也是辛德勒想要安息的地方。[2] 電影結束的時候,展現了當年辛德勒工廠工人由他們的扮演者手拉手陪同在墓碑上放石頭的畫面。這是一種猶太傳統習俗,用於表達對逝者的恩謝。由於斯特恩 1969 年不幸去世,班·金斯利由斯特恩的遺孀陪同。影片最後的字幕中說道,該片公映時,仍存活的波蘭猶太人人數不足 4000,而全世界的辛德勒猶太人和他們的後代總數加起來超過了 6000。影片最後一幕中,連恩·尼遜(沒有露臉)在墓碑上放上一對玫瑰花,站在一旁,陷入深深的思緒。

影片結尾處打上了「謹以此片獻給六百萬遇難的猶太人」的字幕,畫面在數不清的遇難猶太人墓碑中漸漸變暗,直到全黑。